版权说明 操作指南
首页 > 成果 > 详情

青年群体的“微语言”:内涵、特征与治理

认领
导出
Link by 中国知网学术期刊 Link by 维普学术期刊 Link by 万方学术期刊
反馈
分享
QQ微信 微博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芬芬;罗光强
作者机构:
[周芬芬]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青年群体;微语言;语用偏好;外部性
关键词(英文):
Youth group;micro-language;pragmatic preference;externality
期刊:
学术前沿
ISSN:
2095-3461
年:
2018
期:
20
页码:
108-111
基金类别: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YY154)
机构署名:
本校为第一机构
院系归属:
经济学院
国际学院
摘要:
微语言是青年群体自身力量动员、聚合和展示的一种主要方式,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信息,凸显了经济特征,不仅改善了人际交往效果、推动了语言与时俱进,更促进了青年群体思维创新的正外部性。但随着微语言的深入发展,信息不对称导致代际沟通困难、交流效率低下,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冲突导致传承效益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提高等负外部性,严重损害了汉语言的根基,影响了汉语言的传承。运用市场溢出效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反作用于微语言的语用,同时,政府采取平台治理、法律确认等干预手段,向青年群体提供正确激励,可以解决语用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外部性影响,降低成本,减少劳动耗费,推动微语言健康发...
摘要(英文):
Micro-language is a main way of the youth group to mobilize, concentrate and display their energy. It carries the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highlights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t not only improves the interpersonal effect and gets the languag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ut also helps with th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of the innovation of young people's thinking.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anguage, information asymmetry has led to difficulties in 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low communication effici...

反馈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确定
取消

成果认领

标题:
用户 作者 通讯作者
请选择
请选择
确定
取消

提示

该栏目需要登录且有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

如果您有访问权限,请直接 登录访问

如果您没有访问权限,请联系管理员申请开通

管理员联系邮箱:yun@hnw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