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矛盾实地化解效率管理的资源探析——以七县市农村调研为例
作者:
刘新春
期刊:
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10):140-14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矛盾;实地化解;效率管理
摘要:
亲情友情、老人德望和精英智慧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可资利用的资源。自治资源、政治资源、法治资源、德治资源依次排序,民间调解、人民调解、基层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须交互组合。亟待创建新型自治资源,驱动情礼理法综合施治。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南省新农村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林雪子;宿一兵
期刊:
改革与开放,2016年(2):90-91 ISSN:1004-706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农村;农民;法制教育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作保障。长期以来,我省农村法制建设比较薄弱,已成为制约整个湖南省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中法制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农村法制教育工作,通过法律教育营造农村优良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建设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语种:
中文
展开
儒家诚信观及其现代价值探析——以《论语》为基础
作者:
熊文洋;朱方长
期刊:
改革与开放,2016年(12):119-120 ISSN:1004-7069
作者机构:
[熊文洋; 朱方长]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诚信;儒家;现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
诚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论语》为基础,简要阐述了儒家诚信观的基本内涵,从个人修养与交友、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诚信观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儒家诚信观的现代价值: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调谐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廉洁政治的建立和国家软实力的增强。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阵地
作者:
刘艳军;刘新春;王伟伟
期刊: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29(6):59-64 ISSN:2095-4735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艳军; 刘新春; 王伟伟]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摘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阵地,需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提高认识,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地保证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利;致力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农村社区文化进行处境化理解和阐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农民唱主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化现实化和通俗化以及传播方式变革创新研究,用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
熊亮;王健
期刊:
中国应急救援,2016年(3):29-32 ISSN:1673-557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亮; 王健]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风险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摘要:
风险社会已是当今各个国家不可避免的一种境遇,各种事故、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的冲突等风险层出不穷。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境下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而我国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面临着缺乏主体管理部门和一体化指挥平台、联动机制不健全以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更新应急救援理念、规范对应急救援力量的管理、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加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以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语种:
中文
展开
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常苗;李燕凌
期刊:
商,2014年(5):175-175 ISSN:1006-0510
作者机构:
[常苗; 李燕凌]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
摘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土地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得以发展的根本。面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农村土地流转是必然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现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快速发展的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杨敏;宋媛媛
期刊:
改革与开放,2018年(2):102-103 ISSN:1004-7069
作者机构:
[杨敏; 宋媛媛]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功利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的关键时期.西方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功利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关乎自身发展, 更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 如何在现阶段正确认识功利主义至关重要.
语种:
中文
展开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问题研究
作者:
唐弢;王健
期刊: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05):51-53 ISSN:1672-6758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和谐社会;民生问题;改善民生
摘要: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民生的改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安康,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改善民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应做到"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民生、和民生"这五个维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析从严治党对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要求
作者:
洪海
期刊:
商,2014年(5):193-193
作者机构:
[洪海]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时期;廉政;从严治党
摘要:
治国必须管党,管党必须从严,从严必须治吏。回顾中国四代领导人的廉政思想内容,无不是告诉了我们中国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党,因此我们必须管党,而管党必须从严。对于贪污腐败问题,始终都是因为党内部分的腐败分子对于权利的欲望与金钱的欲望过甚,因此防腐倡廉,首要问题就是管党,要以严治党,以严明党,加强政治纪律的完善,严格惩治腐败行为,确保党的领导核心,体现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述从严治党对于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习近平“扶贫+扶志+扶智”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认领
作者:
邹娣
期刊:
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8):4-5 ISSN:1006-803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关键词:
扶贫;扶志;扶智
摘要:
习近平"扶贫+扶志+扶智"理念是他在的农村生活、基层工作以及担任国家领导人后对扶贫工作的思考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梳理这一过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对研究习近平扶贫思想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理论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法意何谓
作者:
刘文蛟;刘新春
期刊:
商,2014年(5):166-167 ISSN:1006-0510
作者机构:
[刘文蛟; 刘新春]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法律;道德;强制力;人性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法律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的学法、懂法、用法以及守法。法律具有强制力的特点,而且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法律也是人性的底线,任何人违反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惩戒。
语种:
中文
展开
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究
作者:
刘新春;刘芬
期刊:
求知导刊,2015年(06):21-21 ISSN:2095-624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工作;联共;十七大报告;思想政治观念;教育内容;人生观教育;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教育
摘要:
<正>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有不同的提法和解读。现沿着历史的脉络理清其具体的演变过程。最早在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这个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十七大报告中相继提出"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概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最初使用"政治工作"的提法,后来随着时局的变化又有所改变。
语种:
中文
展开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社会发展的思想研究
作者:
薛宇龙;刘艳军
期刊:
青春岁月,2019年(07):184-185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毛泽东;无产阶级;人民;发展;统筹兼顾
摘要: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社会发展的观点,巩固了当时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也为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领导社会发展的思想作出了重要的理论铺垫。本文将对建国后毛泽东无产阶级领导社会发展思想进行简要探析。
语种:
中文
展开
永存的原则不朽的丰碑——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导读
作者:
刘新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20(1):F0002-F0003 ISSN:1009-201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新春]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法兰西内战》;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导读;第一国际;世界社会主义;《资本论》;委员会
摘要:
《法兰西内战》即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渎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仅次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伟大经典文献.《法兰西内战》最初为英文版,于1871年6月13日前后在伦敦印成小册子公开发行.后来被译成德文、法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欧洲各国和美国的期刊上发表,同时还出版诸多单行本.1891年,恩格斯为德文第三版写了导言并把马克思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一并收入,此后在《法兰西内战》的各种版本中均收有这两篇宣言.恩格斯在德文版导言中说,这部著作善于"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正确地把握住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表明马克思在剖析历史事变中的"惊人的天才",这部著作为"后来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浩繁文献都望尘莫及".
语种:
中文
展开
初探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汪艳华
期刊:
教育现代化,2016年(34):46-47+50 ISSN:2095-8420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应用
摘要:
顺应微时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碎片化的需求,"微课"应运而生。本文从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微课"独有的优势,探讨了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开发与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的方法和路径,即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微课"团队建设、开发与应用"两手都要抓"。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浅析
作者:
廖蓉;娄敏
期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24):17-1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wdkj&>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考试中心;[娄敏] 娄敏;[廖蓉] 廖蓉
关键词: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综合素质
摘要:
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对影响和制约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对促进高校教师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超越资本逻辑的科学发展:社会风险治理的根本举措
作者:
王健
期刊:
求实,2014年(11):50-53 ISSN:1007-8487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王健]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资本逻辑;科学发展;社会风险;和谐;治理
摘要:
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是现代社会风险不断累积并最终威胁到人类文明存续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的科学发展,才能打破资本逻辑发展模式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阻滞,并克服其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风险,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图景。
语种:
中文
展开
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
罗仪仪;米正华
期刊:
新西部,2020年(06):12-12 ISSN:1009-8607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恩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关键词:
习近平;社会治理观;治理主体;人民群众
摘要:
习近平社会治理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述: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社会治理观;围绕习近平从政经历研究其社会治理观形成的主观条件与实践基础;围绕习近平关于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化研究社会治理主体;围绕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深入研究社会治理的精神动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居住空间结构变动的城市社区社会服务供给侧研究
作者:
廖鸿冰;廖彪
期刊: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年19(2):77-84 ISSN:1671-623X
作者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湖南长沙,410004;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廖鸿冰] 湖南女子学院;[廖彪]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城镇化;居住空间结构;社区;社会服务;供给
摘要:
城镇化背景下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动,出现了居住空间的类聚,形成了高端、中端和低端社区类型。这种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居民收入的不平等,出现了社会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特征。一方面,居住空间阶层化带来了社会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而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供给往往忽略了这种新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社区社会服务受利益趋向,对于消费能力弱的低端社区居民和低收入人口等弱势群体来说,城市社会服务呈现出分配不均现象。因此,面对城市社区居民社会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不协调情况,应强化政府主导社会服务供给,推进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构建社会服务供需契合的机制,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型社会服务合作供给模式,以改善社会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1952—1953年整修南洞庭工程中的劳动竞赛
作者:
陈向科;王健;邝小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1(3):35-41 ISSN:1009-201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关键词:
集体化时期;南洞庭湖;劳动竞赛
摘要:
劳动竞赛是集体化时期动员民众的载体、提高工效的利器。在1952—1953年整修南洞庭湖工程中,针对民工消极、畏难的思想实际,工程指挥部通过思想发动、典型培养、合理化运动等措施,将民工动员工作与提高民工的劳动效率结合起来,开展了一场爱国治湖劳动竞赛运动。这场劳动竞赛提高了民工的思想认识,激发了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工程的顺利竣工,同时也对后续的乡村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带来了潜在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