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回收政策对棉农农膜回收行为的影响——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29户棉农的调查数据
作者:
周孟亮;刘洋;翟雪玲
期刊:
农村经济,2020年(03):84-92 ISSN:1003-7470
作者机构:
[周孟亮; 刘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翟雪玲]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棉农;农膜回收政策;农膜回收行为;补奖意愿
摘要:
基于新疆1029户棉农的调研数据,探析农膜回收政策对棉农农膜回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棉农期望获得政府对于回收农膜的补奖标准为27~28元/亩。第二,农膜回收政策手段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约束性政策。第三,政府有关农膜回收的示范程度、政府对农膜回收行为经济奖励的合理程度以及政府对农膜不合理处置行为处罚的合理程度等变量是政策影响棉农回收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完善农膜回收政策的激励制度、处罚制度;创新农膜回收政策的宣传方式,加大对旱作农业技术的示范或培训力度;规范专业合作组织,使用较高标准厚度的地膜,加快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与推广,构建农膜污染综合防控体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金融扶贫供给侧改革
作者:
周孟亮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41(01):115-123 ISSN:1004-3926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
摘要:
金融扶贫与服务乡村振兴在理论逻辑上具有一致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阶段的金融供给需要实现有效衔接。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扶贫资金投入,通过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改善居住环境,支持龙头企业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或者直接到户贷款等手段助力脱贫攻坚。但从供给体系完整性和服务可持续性角度来看,合作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扶贫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金融扶贫服务站可持续性有待加强,贫困地区信贷投入依然是短板。金融扶贫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更要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新需求,要加强金融扶贫供给侧改革,完善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和多元化小额信贷组织,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实现不同金融服务供给的合作与协调。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村振兴战略下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机构
作者:
彭雅婷;周孟亮
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31(21):119-120 ISSN:1007-7103
作者机构: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600;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彭雅婷]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温度”;金融机构
摘要: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机构能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扎根在农村发展,也有利于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当前,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存在天然的隔阂、金融产品与服务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金融机构涉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对此,金融机构要因户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亲和力";多渠道多样化方式深入基层,加强"信赖度";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保障性";发挥创新的边际作用,增加"影响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
作者:
周孟亮;陈琳
期刊:
浙江金融,2020年(6):12-21 ISSN:1005-0167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陈琳;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商业银行;DEA-Malmquist指数;效率
摘要:
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科学解释有助于确定选择银行效益增长策略,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本文选取了2014~2018年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在内的72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但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除股份制银行以外,技术效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最后,本文从技术创新、风险管控、人才培育等方面对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语种:
中文
展开
双重目标下金融扶贫的实践偏差与模式创新
作者:
周孟亮;罗荷花
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52(2):46-50 ISSN:1001-8204
作者机构:
[周孟亮; 罗荷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扶贫;实践偏差;双重目标;可持续发展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发展”与“扶贫”的双重目标,双重目标背景下金融扶贫面临政治使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的“三元”任务.过于突出政治使命使我国金融扶贫出现了实践偏离,这不利于农村金融双重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认真审视金融扶贫基本内涵,推动我国金融扶贫本质回归.双重目标下我国应该实施可持续性金融扶贫模式,以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促进实施金融扶贫,以实现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为基础,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能力,注重发挥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在金融扶贫中的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小额信贷的“双线”融合与政策优化——基于可持续性金融扶贫视角
作者:
周孟亮
期刊:
社会科学,2019年(12):51-60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性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双线”融合;政策优化
摘要:
金融扶贫可持续性是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小额信贷健康发展是可持续性金融扶贫的基础。基于当前我国小额信贷"双线"模式的实际情况,我国金融扶贫须在"时间"、"效应"和"机制"层面实现可持续性,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我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在总体方向上是正确的。通过进一步深入剖析我国扶贫小额信贷具体实践,发现"特惠"模式的扶贫小额信贷在当前特定时期内具有"适应性",但不利于实现可持续性金融扶贫,必须从理念指引、能力提升和支持政策方面实现"后脱贫时代"扶贫小额信贷"双线"融合,并进一步进行政策优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电商平台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研究
作者:
周孟亮;唐芳琪
期刊:
吉林金融研究,2019年(10):49-54 ISSN:1009-310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唐芳琪;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模式
摘要:
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其中,以互联网电商巨头为代表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一直在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基于电商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数据化平台模式、线上+线下熟人借贷模式和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配套设施不足以及农户对电商接受度不够等制约因素.因此,政府可以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等配套进行完善;农户要转变观念,主动尝试电商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则需要完善现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使金融更好地为农村地区服务.
语种:
中文
展开
“后脱贫时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作者:
周孟亮;袁玲玲
期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34(5):88-100 ISSN:1672-8580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袁玲玲;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乡村振兴;金融扶贫;风险补偿机制
摘要: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各大金融机构投身于金融扶贫工作中,扶贫小额信贷已经成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内容,为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扶贫小额贷款陆续到期,后阶段形成还款逾期的可能性较为突出,扶贫小额信贷所暴露出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一方面影响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其积累的风险可能会延续到下一阶段农村金融工作中,从长远看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现有的研究集中在以农户角度剖析小额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或者从金融机构角度研究如何优化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但结合扶贫小额信贷的政治任务,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困境开展研究的并不多。文章基于已有的研究和全国各地金融扶贫工作实践,总结出当前扶贫小额信贷实践中防控风险的基本做法,即优化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及利用农业保险、风险补偿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构建风险共担与风险补偿机制。这些措施从总体上看是可行的,但在具体实践中,政府政绩与金融机构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原有"分贷统还"模式隐含风险控制压力,风险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建档立卡"人员动态变化存在风险隐患,扶贫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缺陷等情况,这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问题难以有效把握。当前我国处于"后脱贫时代",一方面,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另一方面,按照国家战略规划,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国家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为了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不仅要处理"存量"问题,避免出现大面积风险问题,还需要扩大"增量"以支持完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最后一公里"任务。同时也要考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小额信贷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因此在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的对策中提出,在"后脱贫时代",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大对存量"分贷统还"扶贫项目的监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户生活垃圾处置行为及优化策略研究综述
作者:
刘洋;周孟亮
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30(19):32-34 ISSN:1007-710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刘洋;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户;生活垃圾;处置行为;优化策略
摘要:
从农村生活垃圾不合理处置的影响及原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影响因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民生活垃圾处置行为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视角,缺乏必要的宏观统筹,也未能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政策手段及其相关的实证检验。列举了三个往后可供探讨的研究视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问题;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农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利益博弈及补偿机制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电商平台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作者:
周孟亮;唐芳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7):27-32 ISSN:1003-1812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唐芳琪;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
摘要:
农业供应链金融对满足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性需求,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农村金融,并创新推出了电商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在金融服务和市场拓展方面提升了传统农业供应链融资的价值,为解决农村地区融资困难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论文从电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并从资金来源、参与主体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对电商供应链金融与龙头企业供应链金融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我国电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前沿动态追踪
作者:
刘洋;周孟亮
期刊:
世界农业,2019年(5):31-38 ISSN:1002-443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刘洋;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
摘要:
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中,寻找较为重要和关键的研究热点,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对学术界更好地参与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基于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SCI)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的时间序列情况、国家(地区)的论文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情况、代表性作者和研究机构情况、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等方面对国际和国内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文献整体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研究结果,本文预测,随着量化研究不断普及,更为契合的研究方法将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效能与管理模式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语种:
中文
展开
双重目标下金融扶贫的实践偏差与模式创新
作者:
周孟亮;罗荷花
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4):205-205 ISSN:1000-4246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扶贫;实践偏差;创新;农村金融;政治使命;社会责任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发展与扶贫的双重目标,这种双重目标背景下金融扶贫面临政治使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的“三元”任务。过于突出政治使命使我国金融扶贫出现了实践偏离,这不利于上述农村金融双重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认真审视金融扶贫基本内涵,推动我国金融扶贫本质回归。
语种:
中文
展开
包容性增长、贫困与金融减贫模式创新
作者:
周孟亮
期刊:
社会科学,2018年(4):55-64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普惠金融;减贫
摘要:
脱贫攻坚是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与减贫有内在理论逻辑关联,脱贫攻坚离不开高效率金融支持。当前我国金融减贫理念存在偏差,过于注重短期效应,迫切需要实施新型金融减贫模式。普惠型金融减贫模式以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为基础,实现减贫资金与脱贫能力的有效结合,注重脱贫可持续性,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为更好的实施普惠型金融减贫模式,应该树立普惠型金融减贫理念,提升贫困人口内在脱贫能力,补上普惠金融体系"短板",构建有效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新型农业信贷保险扶贫模式研究
作者:
周孟亮;刘瑜婷
期刊:
改革与战略,2018年34(1):94-97,108 ISSN:1002-736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瑜婷;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新型农业信贷保险;扶贫;模式研究
摘要:
"信贷+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扶贫手段,有效转移了农户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能如期还贷的违约风险,解决了农户因无担保、无抵押而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户扩大经营规模,保障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目前农业信贷保险模式受到财政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农业信贷保险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宣传农业信贷保险模式、加强监管力度,以促进农业信贷保险在金融扶贫中的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金融扶贫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研究
作者:
周孟亮;李向伟
期刊:
理论探索,2018年CSSCI(4):92-97,128 ISSN:1004-4175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李向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融资增信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存在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力量,可持续性不够,融资增信发挥作用的前期条件也有待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扶贫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的实施效果,应该基于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的视角,增强融资增信服务对象的自我信用意识和能力,加大政策和制度创新力度,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与社会各界的有效沟通合作。
语种:
中文
展开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协调的路径创新研究
作者:
周孟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8(2):149-156 ISSN:1671-7465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协调
摘要:
在坚持普惠金融基本原则前提下,寻求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协调新路径,关系到普惠金融长远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程与效率。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思想理念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思想侧重点差异,实现二者有效协调既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难度。要从思想认识与制度创新全面加强,政府作用与机构优势协同发力,资金供给与需求能力同步提升三个层面把握二者协调的关键点。要从实现微型金融、合作金融与其他金融扶贫模式的有效结合等"四个结合"角度实施二者协调的路径创新。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作者:
周孟亮;彭慧敏
期刊:
当代农村财经,2016年(9):9-12 ISSN:1007-3604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周孟亮; 彭慧敏]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支农服务的主力军,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农村信用社长期根植于农村,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了增强支农惠农、服务县域经济,开展普惠金融的能力,农村信用社开始改制。本文从农村信用社基本现状出发,利用数据对比分析,具体分析支农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普惠金融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发展——兼谈“百信模式”与“山东模式”
作者:
周孟亮
期刊:
财经科学,2016年(9):14-23 ISSN:1000-8306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普惠金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山东模式;百信模式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合作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刻不容缓.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百信模式”和“山东模式”两种主要模式,“山东模式”正在创新性试点,从内在机制层面看,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通过对“山东模式”与“百信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山东模式”的实践经验提出,应该坚持普惠金融目标导向,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坚持合作金融核心机制,创新合作金融监管,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
作者:
周孟亮;李明贤
期刊:
社会科学,2016年(5):59-67 ISSN:0257-5833
作者机构:
[周孟亮; 李明贤]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民营银行;普惠金融
摘要:
民营银行的产生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其“常态化”发展需要寻求新的金融理念和经营模式。“互联网+”是民营银行服务普惠金融发展的立足点,互联网+普惠金融是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的方向。民营银行要注重互联网产品创新。既要体现“象征效应”更要发挥“鲶鱼效应”。要从增量视角实现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在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民营银行普惠金融责任,引导和激励普惠性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强民间金融教育和金融企业家培养,加强民营银行监管创新。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支持农户增收研究
作者:
周孟亮;雷杰
期刊:
经济论坛,2016年(7):43-45 ISSN:1003-3580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雷杰; 周孟亮]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支农
摘要:
2004年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关注“三农”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农户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对农商银行小额信贷业务支持农户增收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