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作者:
段伟;罗光强
期刊:
当代农村财经,2021年(02):2-7 ISSN:1007-3604
作者机构:
[段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罗光强]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振兴
摘要:
乡村产业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本文深入剖析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创设有利条件,丰富产业门类,破除链条壁垒,拓长产业链条,激发内生驱动,释放要素活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
作者:
罗光强;谭芳
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年19(01):34-43 ISSN:2095-6924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谭芳;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政策效应;异质性
摘要:
基于中国三大粮食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DIFF模型,采用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粮食生产政策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区域差异明显,但其总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说明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步入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的重要转型阶段;进一步研究显示粮食生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政策效应在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差异非常凸出,形成较大的反差。基于此,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设计应当着力于两个层面的政策思考,即诸如粮食大户补贴等短期性政策效应的发挥和诸如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期性政策效应的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作者:
彭一扬;罗光强
期刊:
Shanghai Jinrong Xueyuan Xuebao,2019年(04):9-20 ISSN:1673-680X
作者机构:
[罗光强; 彭一扬]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贸易摩擦;VAR模型
摘要:
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背景,通过选取汇率、贸易顺差、利率波动、外汇干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构建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009-201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非市场行为因素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外汇干预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两者均导致人民币贬值。其中,中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汇率影响较大,而外汇干预的影响力较小。市场行为因素的中美贸易顺差、利率波动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因此,政府应注重市场行为的自发调控与非市场行为宏观调控之间的协同作用,以维护我国汇率市场的平稳运行。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规模经营的完全成本分担机制及其政策选择——来自川、湘两省稻作大户的证据
作者:
张磊;罗光强
期刊:
农村经济,2019年(1):60-66 ISSN:1003-7470
作者机构:
[张磊;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完全成本;粮食规模经营;成本补偿;稻作大户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粮食规模经营的主要践行者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承担者,其在粮食生产中承担着较大的隐性成本。本文基于完全成本视角对粮食规模经营成本划分为获得成本、直接生产成本、附加成本。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经营的亩均完全成本高达1808元,远高于传统意义的"生产成本",其中亩均获得成本为505元,直接生产成本926元,除面源污染外的附加成本为377元。进一步运用生命周期与外部性理论,对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划分为"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两类,最后从政府、社会、私人三方面对粮食成本分担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可及性及优化策略研究——基于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视角
作者:
张磊;罗光强
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18(2):59-67 ISSN:1671-816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张磊;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补贴;公共成本;私人成本;政策改进
摘要:
基于我国农业补贴"三合一"背景下,结合农业生产多功能性理论,对粮食规模生产成本进行重新解构与科学界定,提出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概念,并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视角,对如何提高粮食规模种植补贴政策效率、效益与效能进行系统解析与路径分解。把规模经营成本按照成本性质和权责对等原则分为"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并对不同成本最佳承担主体进行责任分解,更加明晰了政府与市场支农作用的边界。研究发现虽然"三合一"补贴基本能够做到政策目标清晰和补贴对象精准,但依然存在政策可及性低、执行成本高、过度路径依赖、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为了提高政策效能及其可及性,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提出了降成本、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数据背景下B2C农超对接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策略
作者:
罗光强;王芳
期刊:
农业经济,2019年(2):118-120 ISSN:1001-613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罗光强; 王芳]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B2C电子商务;商品流通;农超对接;大数据
摘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农超对接商品流通企业的逐渐扩大,其流通数据的处理也愈加智能化、科学化。相较于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利用B2C型电子商务对农超对接商品流通的成本较低,信息获取速度快,流通效率高。B2C电子商务这种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新型商业流通模式,已然成为当下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更为农超对接模式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本文就大数据下B2C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特征做出简要阐述,进而从农超对接商品流通观念、流通方式、流通费用等方面来分析B2C对农超对接模式的创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这对农超对接商品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生产规模效益演变的周期特征及其政策选择
作者:
邓帅;罗光强
期刊:
南方农村,2019年35(1):42-45 ISSN:1008-2697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邓帅;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粮食生产规模效益;周期性特征;HP滤波法;同步性
摘要:
近年来,粮食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大势所趋。粮食生产效益随着粮食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变化。本文以1978-2016年我国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研究中国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演变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粮食生产规模对粮食生产效益波动的同步影响十分明显。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必须强化粮食政策激励功能,促进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降低粮食规模生产成本;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提高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加大粮食生产基础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现实与重构:我国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困境与摆脱——基于川、湘246个稻作大户的调查
作者:
张磊;罗光强
期刊:
农村经济,2018年(5):28-33 ISSN:1003-7470
作者机构:
[张磊;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粮食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实困惑;政策改进
摘要:
基于川、湘两省6市12县246个稻作大户的调研数据,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大户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双低",引致规模种植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种植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最后,基于完全成本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对政府、市场和规模种植主体三者进行关系界定和责任明晰,并从机制设计和信息经济学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一个动态平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贫困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4县355户贫困农户家庭的调查
作者:
彭一扬;王秭悦;罗光强
期刊:
河北金融,2018年(09):59-64 ISSN:1006-637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罗光强; 彭一扬; 王秭悦]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贫困农户;正规金融;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征信
摘要:
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小额贷款政策是贫困农户实现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根据湖南省4县355家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并对贫困农户向国有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验证贫困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贫困农户对农户小额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非正规金融机构对贫困农户影响的四方面因素均对贫困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因此,为进一步解决贫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应采取优化信贷政策,提高农户小额贷款政策与贫困农户的匹配度、提高自身员工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完善对贫困农户的征信工作、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等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青年群体的“微语言”:内涵、特征与治理
作者:
周芬芬;罗光强
期刊:
学术前沿,2018年(20):108-111 ISSN:2095-3461
作者机构:
[周芬芬]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青年群体;微语言;语用偏好;外部性
摘要:
微语言是青年群体自身力量动员、聚合和展示的一种主要方式,承载着人类丰富的文化信息,凸显了经济特征,不仅改善了人际交往效果、推动了语言与时俱进,更促进了青年群体思维创新的正外部性。但随着微语言的深入发展,信息不对称导致代际沟通困难、交流效率低下,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冲突导致传承效益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提高等负外部性,严重损害了汉语言的根基,影响了汉语言的传承。运用市场溢出效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反作用于微语言的语用,同时,政府采取平台治理、法律确认等干预手段,向青年群体提供正确激励,可以解决语用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外部性影响,降低成本,减少劳动耗费,推动微语言健康发展和传播。
语种:
中文
展开
社会成本视角下粮食规模经营补贴政策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罗光强;张磊
期刊:
经济纵横,2017年(8):94-98 ISSN:1007-7685
作者机构:
[罗光强; 张磊]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粮食规模经营;社会成本;补贴政策
摘要:
基于我国粮食生产规模与效率同步提升的视角,以粮食生产规模扩张的社会成本概念厘清公共财政补贴与市场主体分担的责任边界,系统分析社会成本指向下粮食规模经营补贴的现实偏差与问题。研究表明,进一步促进我国粮食规模经营,必须明确规模生产补贴目标,构建成本分担机制;明晰规模经营培育成本,强化规模生产行为;实施社会成本补贴标准,促进补贴效能增进;建立成本责任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补贴绩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力资本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与机理研究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雷芳芳
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16(1):51-55,70 ISSN:1671-816X
作者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湖南湘潭,411104;[姚旭兵; 宁瑞芳; 雷芳芳] 湖南工程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路径;机理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对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把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以往的依靠资本、土地、普通劳动力转向主要依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指出了人力资本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分配、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民化水平、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五条具体路径来影响新型城镇化,并且对其影响效应及机理做了相应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货币政策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作者:
谢卫卫;罗光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16(6):84-95 ISSN:1672-0202
作者机构:
[谢卫卫]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投机性需求
摘要:
基于农产品价格超调假说,考察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理论上,货币政策冲击影响了农产品的投机性需求,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的基本观点:短期内,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经由需求渠道而非供给渠道,在货币冲击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并且波动的峰值超过了其新的均衡水平,即存在“超调”现象;但是,长期内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是中性的,农产品价格最终趋于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同的均衡水平.货币政策应盯住农产品的长期价格水平,管控农产品的投机性需求,以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力资本结构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门槛效应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
期刊:
城市问题,2017年(2):4-13 ISSN:1002-2031
作者机构:
[姚旭兵]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宁瑞芳] .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本结构;粮食主产区;门槛效应
摘要:
基于门槛模型,利用1999-2013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新型城镇化间呈非线性关系,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高级及中级人力资本均表现出双门槛效应,且中级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远高于高级人力资本,初级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单门槛效应,且当其比例超过门槛值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由正变负;财政支农支出、基础设施及技术创新都能够显著促进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金融发展水平及外国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吴振顺
期刊: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1):109-114 ISSN:1002-0292
作者机构:
[姚旭兵; 吴振顺]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粮食主产区;区域差异
摘要:
基于1999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财政支农支出、基础设施、技术创新、金融发展水平及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了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粮食主产区,还是在粮食非主产区,人力资本都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在粮食非主产区其促进作用远大于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吴振顺;段超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5):126-128 ISSN:2095-9397
作者机构:
湖南工 程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段超群; 姚旭兵; 吴振顺] 湖南工程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粮食主产区;主成分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实现度四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步显著,但是各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相差比较悬殊;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较强的板块效应及区域异质性,东部板块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都比较快,中部板块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西部板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出现严重分化。
语种:
中文
展开
市场化、财政支农与粮食产出—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吴振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22(3):160-168 ISSN:1007-433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4;[姚旭兵; 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长沙, 410128;[吴振顺]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关键词:
财政支农;粮食产出;市场化;门槛模型
摘要:
为深入探索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规律,利用我国2000—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门槛模型对市场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粮食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受市场化水平的严重制约,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存在双门槛效应,2个市场化门槛值分别为4.465及8.540。2)到2013年为止,我国已经有10个省份进入高市场化行列,19个省份为中等市场化省份,但是仍然有西藏、青海2个省份没有迈过低市场化门槛。3)财政支农支出的粮食产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高市场化省份,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393,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中等市场化省份,财政支农支出能够促进粮食产出,其影响系数为0.031,但是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在低市场化省份,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系数是-0.087,其效应显著为负。认为应该在市场化水平比较低的省份加快其市场化进程,进行制度创新,以更有效地实现财政支农促进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吴振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5(6):125-140 ISSN:1672-0202
作者机构:
[吴振顺; 姚旭兵]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粮食主产区;技术创新;财政支农
摘要:
基于1999—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测算了粮食主产区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与粮食非主产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粮食非主产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更大;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在全国范围具有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粮食主产区其溢出效应更强,而技术创新只在粮食非主产区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语种:
中文
展开
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作者:
姚旭兵;罗光强;宁瑞芳
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2(3):60-68 ISSN:1673-9841
作者机构:
[宁瑞芳] 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人事处;[罗光强]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姚旭兵]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农业经济增长;区域效应
摘要:
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在全国所有区域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农业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在三大区域都体现为正效应,但是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效应:在次发达地区,城镇化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在发达及不发达地区,城镇化却不同程度地抑制农业经济增长。最后,提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城镇化政策来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语种:
中文
展开
村域经济视域下村庄劳动力流动研究——基于139个行政村的实证分析
作者:
张磊;罗光强
期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1(05):30-39 ISSN:1672-8580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128;[罗光强; 张磊]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村域经济;农民工;人口流动;乡城迁移;推拉理论;logistic模型
摘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村庄是农民实现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场域,村域经济是影响村庄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系统中全国139个行政村的样本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推拉理论视角研究了村域经济对村庄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公共品供给以及村庄的市场发育状况对村庄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农村日工资水平、村庄二三产业发展状况及村庄能人数量与劳动力流出成负相关。结合推拉理论,从制度设计、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制度设计方面强调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促进城乡要素按照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农民工城市就业、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等方面延伸障碍;人力资本方面提出建立精准培训瞄准机制,重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初高中分流毕业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物质资本方面提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进行投资,完善农民小额信贷制度,新增农业补贴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源流改善农民资金约束和金融抑制问题。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