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
作者:
胡艺华
期刊:
新湘评论,2023年(04):20-21 ISSN:1673-8713
作者机构:
[胡艺华]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历史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所以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得通、行得稳、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实践生成、传播与接受机制研究
作者:
曹威伟
期刊: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44(04):51-58 ISSN:2096-7349
作者机构:
[曹威伟]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生成机制;传播机制;接受机制
摘要: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多主体以及主体之间复杂互动所构成的话语实践,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体现为话语实践的“生成—传播—接受”逻辑机制。其中,生成机制涉及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与语境的建构性关系,可分为政治主导、利益驱动、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传播机制涉及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关系、话语技术、话语表征的能力,从话语交往、话语灌输、话语符号探讨传播活动的内在张力与构造取向。接受机制主要涉及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客体“知—情—意—行”的接受关系,体现为由理性认同到情感共鸣,再到意志自律及行为引导的接受路径。深入探究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践的内在机制,解释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践中的因果关联过程,能为进一步创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重塑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叙事方式,提升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践效果提供决策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融合研究
作者:
曹威伟
期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CSSCI(15):52-55 ISSN:1007-5968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曹威伟]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主体融合;空间融合;媒介融合
摘要: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进入了一个跨主体、跨空间、跨媒介的融合发展阶段,为话语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中,主体融合通过官方话语与青年话语系统的信息交换和能量互换,呈现出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发展过程。空间融合通过将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深嵌于日常交往空间之中,建构一个与日常世界相融合“意义地带”和“情绪空间”。媒介融合通过促进不同媒介的互联共享,实现了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立体式、全方位的融合和传播。
语种:
中文
展开
“比”:乡村水利工程建设民众动员的内在逻辑——基于1952—1953年整修南洞庭湖工程的历史考察
作者:
陈向科;杨博坤;郝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24(4):40-48 ISSN:1009-201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8;[陈向科; 杨博坤; 郝翔]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水利建设;民众动员;洞庭湖区;“比”
摘要: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逻辑的基本概念“比”,基于1952—1953年整修南洞庭湖工程民工动员个案,分析乡村水利工程建设民众动员中蕴含的内在逻辑:工程指挥部建构志愿军榜样形象和民工模范形象,作为“比”的参照点,同时侧重建立志...展开更多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逻辑的基本概念“比”,基于1952—1953年整修南洞庭湖工程民工动员个案,分析乡村水利工程建设民众动员中蕴含的内在逻辑:工程指挥部建构志愿军榜样形象和民工模范形象,作为“比”的参照点,同时侧重建立志愿军“上战场”与民工“修堤垸”行为之间的逻辑关联;基层干部通过对情感、年龄、政治面貌、价值、场景因素的强化,引导民工“比”的行为,使之争做志愿军式英雄和李祖范式模范;民工出于对参照点的认同,将“比”化为自觉行动,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劳动工效,增强了政治认同。这表明,只有真正符合“比”的逻辑,注重“比”的合理性,实现“比”的升华,才能更好地达到“比”的目的。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涂西畴评传》的“传”“评”“格”
作者:
王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24(3):F0002-F0002 ISSN:1009-201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健]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评论性;传主;传记;评传;人的作用;客观反映;史事
摘要:
写评传不同于写传记.传记是以叙述为主,评论为次,客观反映传主一生所经历的史事和阐发的思想即可,尽量做到全面.评传则不同,它是带评论性的传记,虽然也离不开写传主的生平史事与思想,但它不是全面详细地去叙述传主一生的活动与思想,而是着重对传主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与思想进行评述,阐述见解,是在"评"的过程中见功夫.此外,好的评传还应具有高雅的思想格调,能产生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作用.由湖南农业大学吴波教授和辰溪县社科联主席涂德胜合著、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涂西畴评传》将传记文学的"传""评""格"有机融合起来,因为充满对传主的感情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因为对传主思想的深研精思而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还因为对传主人格风范的颂扬而具有很高的思想格调.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风文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省F镇为例
作者:
曾璨;李媛媛
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年34(06):144-147 ISSN:1007-7103
作者机构:
[曾璨]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曾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李媛媛]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乡风文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湖南省
摘要: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力度,而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性突出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指标体系来监测、评价、指导和推动。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湖南省F镇,理清乡风文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提出构建乡风文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五大原则和“三个注重”的经验做法,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定量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研究
作者:
熊亮;曾源;韩冰
期刊:
教育观察(下半月),2023年12(28):48-51+56 ISSN:2095-3712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摘要: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是高等农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对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融合过程中,顶层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建立协同联动、多元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要推动转变认知、开阔视野、厚植情怀,更新教学理念;要通过明确目标、内容联动、渠道拓展,改革教学设计。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述评
作者:
胡艺华;刘小兰
期刊: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年(04):148-158 ISSN:1674-0505
作者机构:
[胡艺华]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刘小兰]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410125
关键词: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摘要: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均有直接或间接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从宏观维度,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础性、机理性、实证性、思维性、结构性、对策性研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阐述,国外学术界同样在宏观层面,对公民教育大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展开了具体研究。现有研究对丰富教学理论、提高建设科学性、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将深入实践应用层面,着重提高教学改革效果,深刻研究如何推动教学资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衔接、教学方法有力融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标。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作者:
周戴维
作者机构:
[周戴维]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会议名称:
2023年第六届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
2023-06-25
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
关键词:
高校教育;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摘要:
文化自信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信仰,只有树立文化自信,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才能够提高文化的生命力,促进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为此,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阻断研究
作者:
杨红辉;朱翠英
期刊:
武陵学刊,2022年47(02):47-52 ISSN:1674-9014
作者机构:
[杨红辉]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翠英]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关键词:
抗逆力;贫困文化;贫困代际传递
摘要: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仍然存在。贫困文化的遗传性、整体脱贫对经济帮扶的侧重以及贫困者自身资源的缺乏造成了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抗逆力理论为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抗逆力理论视角强调贫困者所具有的“优势”,注重为贫困者“增能”,引导贫困者“重构”与环境的关系。提升农村贫困者的抗逆力,要从发现和激发贫困者及其子代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开始,着重提升贫困者及其子代的生计抗逆力,帮助他们发现和链接所在环境中的资源,重构他们与环境相处的模式,从而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
语种:
中文
展开
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价值与路径
作者:
周先进;史倩颖;刘艳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23(03):100-105 ISSN:1009-2013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刘艳军]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袁隆平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史倩颖; 周先进]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袁隆平;科学家精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就是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长期的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大爱精神,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惟实怀真、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全面提炼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学习宣传活动,推进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与高校课程思政的知识耦合和“第二课堂”同频共振,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形塑大学生健全人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百年党史视野中人民音乐家聂耳红色初心的探寻
作者:
胡艺华;张蕊
期刊:
昭通学院学报,2022年44(2):9-18 ISSN:2095-7408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 430060;[胡艺华] 湖南农业大学;[张蕊] 武汉音乐学院
关键词:
建党百年;人民音乐家;聂耳;红色初心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荣光是一幅由无数共产党人至纯至洁、至真至诚的红色初心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红色初心是共产党人在党的旗帜下自觉投身时代洪流的生动实践中内生出来并不断涵养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深远影响和传奇色彩的革命音乐家,其在革命的激流中自觉选择紧跟党走、“以歌为戈”为祖国和人民而深情呐喊、英勇战斗的心路历程,堪称是文艺工作者扎根中华大地厚植红色初心的经典个案。聂耳的红色初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自觉践行的生成过程,其中包括启蒙、初生、质变、升华四个阶段。促成聂耳红色初心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组织关怀、友人帮助、自我反思等。理清聂耳红色初心形成的历史逻辑和影响因素,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有益的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发展研究
作者:
肖敏;王健
期刊:
公关世界,2022年(22):76-78 ISSN:1005-323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肖敏; 王健]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网络亚文化;有序发展;大学生群体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化发展,打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亚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小众化文化现象,受众群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绝非来自外在的强迫与压力,而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在亚文化群体融入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路径中,对比东西方文化沉淀下的精神追求,重视保护大学生在使用和分享过程中的个性和自由,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明确是非评判标准、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和相应的自我导向机制,能自觉、主动地对网络亚文化进行辨析和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实现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融合与跨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推动网络亚文化有序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习近平的叙事艺术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
胡艺华;徐峰
期刊:
理论月刊,2022年(06):14-20 ISSN:1004-0544
作者机构:
[胡艺华]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5;[胡艺华]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徐峰] 河南农业大学 党委学工部,河南 郑州450002
关键词:
故事;叙事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
故事把宏大叙事与个体认同有机贯通,既体现事、理、情的交融,也蕴含真、善、美的统一,是独具特色而又意蕴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故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以广为传诵的故事阐释大道理、传递家国情,以亲身经历的故事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展现了精妙而高超的叙事艺术,有效地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路径。立足于新时代的语境,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题,深入学习并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以故事释理传情的独特智慧,切实探索以故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方略显得尤为迫切。
语种:
中文
展开
作为认识论的转型:“实事求是”话语从古典到近代的嬗变
作者:
曹威伟;郑大华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51(05):43-50 ISSN:1000-2529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大华]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威伟]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wdkj&>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认识论演变;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汉宋调和
摘要:
实事求是的话语发展伴随着整个古典认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出直觉思维、伦理思维,走向唯物和辩证思维的过程。早期关于“实事求是”的认知从“格物致知”出发,以先验主义、价值与认识交混为取向,朱熹强调“所以然”“所当然”之别,在一定程度上将认识论从价值论中剥离出来。王夫之用“即事穷理”进一步弱化认识论的非理性色彩,将“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建立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之上。在晚清时期汉宋调和的思潮下,曾国藩合并汉学“实事求是”与宋学“即物穷理”命题,形成了近代“实事求是”话语。这其中,各历史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实事求是”话语近代转型的重要动力,思想资源的引入、竞争、合流、发展则为其提供了历史机遇。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土文化现代性变迁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探析
作者:
邹娣;黄佳豪
期刊:
三农中国,2022年(11):45-48 ISSN:1003-626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佳豪; 邹娣]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乡土文化;现代性变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摘要: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性,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乡村社会学视角,回顾在社会主体的流动性、社会空间的地方性、社会关系的熟悉性三个维度下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变迁,总结出变迁之下的当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受教育者和载体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参考意见.
语种:
中文
展开
稻田综合种养在农耕文化中的价值与案例分析
作者:
李媛媛;曾璨
期刊: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22年(01):59-60 ISSN:1003-6261
作者机构:
[李媛媛; 曾璨]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农耕文化;传承;价值;家庭农场
摘要:
稻田综合种养在农耕文化传承中具有保护和改良种质资源价值、生态多样和环境治理价值、优质产品和品牌构建价值、风俗文化与休闲旅游价值、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价值。以湖南省浏阳市H家庭农场"稻田养鳖+"模式为例,分析该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况和综合效益。研究表明,稻田综合种养在农耕文化传承中价值突出,家庭农场是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进而推动农耕文化不断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法治精神培育的内容体系构建
作者:
邹娣
期刊:
办公室业务,2022年(22):89-91 ISSN:1004-647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邹娣]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法治精神;培育维度
摘要: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主阵地.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应统筹配合,形成科学的法治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对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行为等均有所掌握.
语种:
中文
展开
百年党史视域下红色爱情的时代特色初探——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钱韵玲为个案
作者:
胡艺华;潘婷
期刊:
昭通学院学报,2022年44(4):7-13 ISSN:2095-7408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430060;[胡艺华] 湖南农业大学;[潘婷] 武汉音乐学院
关键词:
百年党史;冼星海;钱韵玲;红色爱情;时代特色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史上,从来不缺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红色爱情,从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有血有肉、大情大义、至诚至真、可亲可敬的内在形象和精神气度。冼星海与钱韵玲的爱情,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爱情的经典范例,体现...展开更多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史上,从来不缺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红色爱情,从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有血有肉、大情大义、至诚至真、可亲可敬的内在形象和精神气度。冼星海与钱韵玲的爱情,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爱情的经典范例,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革命性是其内在灵魂,艺术性是其根本特质,独立性是其基本条件,浪漫性是其外在表现。他们的爱情之所以能在时代的洪流当中不断升华,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同心同向,共同的音乐志趣使他们互相吸引,共同的生活境遇使他们自立自强,共同的情感追求使他们相亲相爱。对于他们的红色爱情故事,要充分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总结分析其中体现的有益启示。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干部容错政策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2019年我国地级市数据
作者:
申倩
期刊:
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年(5):18-23 ISSN:1672-3473
作者机构:
[申倩]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125
关键词:
干部管理;容错机制;从严治党;政策扩散
摘要:
基于2012—2019年全国地级市数据,运用分析离散时间的Logit回归模型,探讨干部容错政策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财政资源、中央倡导、同侪竞争与地方干部容错政策采纳呈现显著正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政策扩散中的“...展开更多 基于2012—2019年全国地级市数据,运用分析离散时间的Logit回归模型,探讨干部容错政策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财政资源、中央倡导、同侪竞争与地方干部容错政策采纳呈现显著正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政策扩散中的“财政自主、高位驱动和创新竞争”等特征;但财政支出因素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财政事权较大的地方政府对干部容错政策落地更为审慎。研究展望在于鼓励干部容错政策试点推广,强化地方政府互动学习机制,促进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协同运转。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