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中“金花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
胡治远;刘素纯;徐正刚
期刊:
菌物学报 ,2021年40(1):135-151 ISSN:1672-6472
作者机构:
[刘素纯]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128, China;[徐正刚]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Hunan, Yiyang, 413000, China;[胡治远]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410128, China<&wdkj&>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Hunan, Yiyang, 413000, China
关键词:
冠突曲霉;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分析;系统发育
摘要:
本研究对黑茶中优势微生物\"金花菌\"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生物信息分析,并探究其与近缘种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金花菌\"线粒体基因组是一条全长77 649bp的环状DNA分子,其ATCG 4种碱基所占比例分别为34.14%、37.64%、15.61%、12.61%,具有显著的A-T偏向性。基因组共编码42个基因(1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5个tRNA),与近缘种相比缺失了trnT-TGT且多了1个trnM-CAT拷贝,排列顺序上则较为保守。蛋白质编码基因编码频率较高的氨基酸分别为Leu、Ile、Ser、Phe和Val;RSCU频率最高的4个密码子依次是UUA、AUA、UUU和AAU。25个tRNA基因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并存在有35处G-U错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与\"金花菌\"分类地位上最密切是Aspergillus pseudoglaucus。依据菌株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支持将\"金花菌\"归类于Aspergillus属并使用A. cristatus这一名称的分类观点。
语种:
中文
展开
Identification of a consensus DNA-binding site for the TCP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TCP2 and it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rabidopsis
作者:
He, Zhimin* ;Zhou, Xiaomei;Chen, Jiamin;Yin, Lingting;Zeng, Zihao;...
期刊: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21年48(3):2223-2233 ISSN:0301-4851
通讯作者:
He, Zhimin
作者机构:
[Zhou, Xiaomei; He, Zhimin; Zeng, Zihao; Yin, Lingting; Xiang, Jing; Chen, Jiamin] Changsha Univ, Coll Biol & Environm Engn, Changsha 410003, Hunan, Peoples R China.;[Liu, Suchun] Hunan Agr Univ, Coll Food Sci & Technol, Changsha 410128, Hun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He, Zhimin] C;Changsha Univ, Coll Biol & Environm Engn, Changsha 410003, Hunan,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Arabidopsis;TCP2;DNA-binding sites;Leaf morphogenesis;Flowering
摘要:
TEOSINTE BRANCHED 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 1 (TCP)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ol multiple aspect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various plant species. However, few genes were reported to be directly targeted and regulated by them through their specific binding sites, and then uncover their functions in plants. A consensus DNA-binding site motif of TCP2 was identified by random binding site selection (RBSS). DNA recognized by TCP2 contained the motif G(G/T)GGNCC(A/C), which showed high consistency with motifs bound by other TCP domain proteins. Consequently, this motif was regarded as the specific DNA-binding sites of TCP2. 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 1 (CCA1) and EARLY FLOWERING 3 (ELF3) were subsequently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target genes owing to the containing of the similar TCP2 binding sites or core binding sites GGNCC and found to be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TCP2 via DNA binding. Phenotyp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mutation and over-expression of TCP2 resulted in variations in leaf morphogenesis, especially the double or triple mutations of TCP2, 4 and 10. Mutations in TCPs caused late flowering. Finally, TCP2 was shown to influence hypocotyl elongation by mediating the jasmonate signaling pathway. Overall,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studies aimed at distinguishing the target genes of TCP2 and elucidating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CP2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2021, The Author(s), under exclusive licence to Springer Nature B.V.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语种:
英文
展开
湖南益阳黑茶中桔青霉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作者:
胡治远;刘素纯;徐正刚;刘石泉;文欣
期刊:
茶叶科学 ,2020年40(6):830-844 ISSN:1000-369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文欣]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徐正刚; 刘石泉] 湖南城市学院;[刘素纯; 胡治远] 湖南农业大学
会议名称: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Tea science
关键词:
黑茶;桔青霉;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摘要:
对黑茶中分离的一株桔青霉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探究其与近缘种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桔青霉线粒体基因组是一条全长27 537 bp的环状DNA分子,共编码42个基因(1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24个tRNA以及1个独立的ORF),基因组碱基构成为:A(36.17%)、T(37.06%)、C(11.82%)、G(14.95%)。1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均采用典型的ATG作为起始密码子、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基因排列顺序与已报道的青霉属物种相似,在进化上较为保守。蛋白质编码基因编码频率较高的氨基酸分别为Leu、Ile、Ser和Phe;RSCU频率最高的4个密码子依次是UUA、AUA、UUU和GGU。24个tRNA基因存在30处G-U错配,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桔青霉分类地位上关系最密切是Penicillium ShG4C,其次是Penicillium polonicum与Penicillium nordicum。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胞外黑色素碱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
杨妮;刘素纯;王继刚;李幸;刘枭雄
期刊:
中国酿造 ,2020年39(3):63-67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李幸; 王继刚; 杨妮; 刘枭雄; 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黑色素;提取工艺;响应面法
摘要:
以碱性溶液为提取剂,运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马铃薯液态培养基培养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所产的胞外黑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以NaOH溶液浓度、提取温度、色素酸沉pH值和料液比(发酵液∶NaOH溶液)为评价因素,黑色素提取量为响应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结果 表明,冠突散囊菌胞外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1 mol/L,提取温度74℃,色素酸沉pH值2.5,料液比为1∶1.4(V∶V).在该优化条件下,提取的黑色素含量最高,为3.982 mg/mL.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产胞外黑色素发酵条件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作者:
杨妮;刘素纯;王继刚;李幸;刘枭雄
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46(16):37-42 ISSN:0253-990X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素纯]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李幸; 王继刚; 杨妮; 刘枭雄]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黑色素;发酵条件优化;稳定性
摘要:
该文利用响应面法对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所产的胞外黑色素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黑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以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摇床转速为评价因素,产生的黑色素溶液吸光值为响应值,建立3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胞外黑色素最优发酵条件参数为转速184 r/min、培养温度29 ℃、培养基pH 6.8,在该发酵条件下提取获得冠突散囊菌胞外黑色素4.27 g/L。所得黑色素在70 ℃以下耐热性强,Mg~(2 +)、Zn~(2 +)、Fe~(3 +)对其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该黑色素应避光保存,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强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
语种:
中文
展开
食品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途径的探讨
作者:
唐忠海;吴卫国;郭时印;林曙;刘素纯;...
期刊:
轻工科技 ,2019年(10):163-164+166 ISSN:2095-3518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食品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
摘要:
本文简述农林类高校食品专业的组成与特点,并针对如何培养食品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进行全面探讨,同时指出这些途径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培养具备高职业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意见与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Eurotium cristatum Ascospores [冠突散囊菌子囊孢子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
胡治远;刘素纯;刘石泉
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2019年35(9):102-109 ISSN:1673-9078
作者机构:
[胡治远]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胡治远] 湖南城市学院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益阳413000;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城市学院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益阳,413000;[刘石泉]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子囊孢子;破壁;粗多糖;抗氧化
摘要:
采用超微粉碎法、超声波法、反复冻融-研磨法,对冠突散囊菌子囊孢子进行破壁处理,探讨不同破壁方法对孢子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破壁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反复冻融-研磨法(93.73%)、超微粉碎法(82.27%)、超声波法(66.54%),粗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2.18%、2.06%、1.84%,均显著高于未破壁孢子(1.15%).抗氧化试验表明,3种破壁孢子粗多糖均具一定抗氧化活性,且与质量浓度间存在着显著量效关系.以超微粉碎法破壁孢子粗多糖活性为最强,在其质量浓度为2.50 mg/mL时,对DPPH、OH、ABTS+三-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89.13%、95.22%、80.26%,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78.反复冻融-磨组和超声波组粗多糖活性低于超微粉碎组,说明此型号粉碎机低温下的高速剪切作用对冠突散囊菌子囊孢子多糖分子造成的损伤低于超声空化作用与反复冻融,适宜用于冠突散囊菌子囊孢子的破壁.
语种:
中文
展开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enicillium citrinum in dark tea
作者:
Hu, Zhiyuan;Liu Shiquan;Xu, Zhenggang;Dong, Meng;Liu, Suchun*
期刊: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Resources ,2019年4(2):2445-2446 ISSN:2380-2359
通讯作者:
Liu, Suchun
作者机构:
[Hu, Zhiyuan; Liu, Suchun] Hunan Agr Univ, Coll Food Sci & Technol, Changsha 410128, Hunan, Peoples R China.;[Xu, Zhenggang; Hu, Zhiyuan; Liu Shiquan; Dong, Meng] Hunan City Univ, Sch Mat & Chem Engn, Hunan Prov Key Lab Dark Tea & Jinhua, Yiyang,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Liu, Suchun] H;Hunan Agr Univ, Coll Food Sci & Technol, Changsha 410128, Hunan,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Penicillium citrinum;mitochondrial genome;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phylogenetic analysis
摘要:
Penicillium citrinum is a common polluting microorganism in dark tea production. Our study was performed to report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 citrinum.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 citrinum was a circular DNA molecule of 27,537 bp in length, encoding 42 genes as follows: 15 PCGs, two rRNAs, 24 tRNAs, and an independent ORF. A (36.14%), T (37.06%), C (11.83%), and G (14.98%) was composed of genomic bases. In addi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Penicillium sp. exhibited a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 citrinum. © 2019, © 2019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Informa UK Limited, trading as Taylor & Francis Group.
语种:
英文
展开
《食品分析》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作者:
罗凤莲;刘素纯;王燕;刘霞;李跑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2):146-147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李跑; 王燕; 刘素纯; 刘霞; 罗凤莲]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食品分析》;创新型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
《食品分析》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针对《食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对于食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酱腌木瓜丝产品中脆度变化分析
作者:
罗源;刘素纯
期刊:
中国酿造 ,2019年38(11):175-178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素纯]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罗源]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酱腌木瓜丝;脆度;果胶;纤维素;浸泡时间
摘要:
该实验研究晒干和烘干木瓜丝酱腌产品在37℃条件下35 d储存期内脆度的变化,分析脆度与浸泡时间、纤维素、果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木瓜丝浸泡时间越长,脆度降低越快,浸泡24 h产品在储存期内可以保持较好的脆度。木瓜丝酱腌产品在37℃条件下35 d储存期内,纤维素含量呈缓慢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纤维素酶酶活呈缓慢上升趋势,二者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果胶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果胶酶含量呈上升趋势。晒干和烘干木瓜丝产品中果胶与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和0.856,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胶酶与脆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和-0.854,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纤维素和纤维素酶与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不同发酵条件对苦荞蛋白质的影响
作者:
兰晓勇;刘素纯;李再贵
期刊:
中国酿造 ,2019年38(10):72-76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素纯]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再贵] 中国农业大学;[兰晓勇]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苦荞蛋白;蛋白酶;发酵
摘要:
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irstatum)固态发酵苦荞,探讨发酵时间、物料厚度、发酵温度、固液比对苦荞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4 d、物料厚度为1.0 cm、温度在24℃、固液比为1∶0.6(g∶m L)时,苦荞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其中苦荞清蛋白含量在发酵时间4 d、物料厚度1.0 cm、发酵温度32℃、固液比1∶0.4(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球蛋白含量在发酵时间6 d、物料厚度2.0 cm、发酵温度28℃、固液比1∶0.6(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醇蛋白在发酵时间8 d、物料厚度2.5 cm、发酵温度30℃、固液比1∶0.8(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谷蛋白在发酵期间没有明显变化,蛋白酶活性影响着苦荞总蛋白的含量。苦荞经发酵后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发酵苦荞。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对燕麦黄酮含量的影响
作者:
刘善鑫;刘素纯;李再贵
期刊:
中国酿造 ,2019年38(2):93-97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李再贵]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燕麦;发酵;黄酮;苯丙氨酸解氨酶
摘要:
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对燕麦进行固态发酵,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燕麦固态发酵条件,并对燕麦发酵过程中黄酮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燕麦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基质pH值6.0,接种量0.5%,发酵时间7d,在此最优发酵条件,燕麦黄酮含量最高,为58.13 mg/g,较优化前提高41.06%;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提高了燕麦生物活性成分,为燕麦再加工提高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燕麦面酱工艺研究
作者:
唐梓尧;刘素纯;林辉;伍婷玉;邓林
期刊:
中国酿造 ,2019年38(2):117-121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林辉; 唐梓尧; 伍婷玉; 刘素纯; 邓林]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燕麦;甜面酱;发酵工艺;优化
摘要:
以燕麦为原料,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发酵燕麦制备燕麦面酱。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感官分析的方法分析冠突散囊菌发酵时间、盐水腌制浓度、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对燕麦面酱品质的影响来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制备燕麦面酱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在28℃条件下,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时间5 d,采用浓度8%盐水与发酵燕麦坯混合,在温度45℃保温25 d,经细磨制得燕麦面酱。该优化条件下,所得燕麦面酱中还原糖含量为22.14%,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38 g/100 g,多酚含量为4.154 mg/g,并且多酚含量约为原料燕麦的6倍,感官评分为92.9分。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多糖测定条件优化研究
作者:
胡治远;刘素纯;刘石泉
期刊: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8(02):61-65 ISSN:1672-7304
作者机构:
[胡治远] 湖南城市学院 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益阳 413000;[胡治远]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城市学院 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益阳,413000;[刘石泉]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多糖;苯酚-硫酸法
摘要:
选取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冠突散囊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利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寻操作过程中苯酚用量、硫酸用量以及显色时间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浓硫酸用量>显色时间>苯酚用量,当5%苯酚用量为0.6 m L、浓硫酸用量为7.0 m L、显色时间为40 min时,可以获得苯酚-硫酸法对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测定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平菇肉松制作工艺
作者:
贾洪信;周喜华;刘素纯
期刊:
北方园艺 ,2018年(24):118-124 ISSN:1001-0009
作者机构: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食品工程系,广东佛山,528216;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教育部,广东佛山,528216;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贾洪信; 周喜华]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模糊数学;平菇;肉松;感官评价;工艺优化
摘要:
以猪肉和平菇为主要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平菇的添加量、糖的添加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4个因素对平菇肉松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菇肉松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丰富肉松的风味,也为平菇的精深加工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影响平菇肉松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炒制时间>糖的添加量>炒制温度>平菇添加量.平菇肉松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100 g肉为基准,平菇的添加量为120 g,糖的添加量为4 g,炒制温度为90℃,炒制时间为25 min.成品呈金黄色,色泽均匀,富有光泽,组织均匀疏松、质地松软,风味独特优美.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对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
刘善鑫;刘素纯;李再贵
期刊:
中国酿造 ,2018年37(6):165-169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素纯]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再贵] 中国农业大学;[刘善鑫]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阿魏酸
摘要:
以燕麦为基质,利用冠突散囊菌进行燕麦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魏酸提取工艺及燕麦发酵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燕麦的阿魏酸含量。结果表明,阿魏酸提取最佳工艺是采用固液比为1∶10(g∶mL)的体积分数60%的乙醇在50℃条件下浸提发酵燕麦6 h;燕麦发酵最佳条件为裸燕麦在pH 5的水溶液中浸泡12 h,121℃灭菌后接种1%的冠突散囊菌,26℃恒温发酵;在此条件下发酵燕麦阿魏酸含量在发酵第4 d时达到最高835.89μg/g,是未发酵燕麦的4.2倍。
语种:
中文
展开
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对多酚含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
王家琛;刘素纯;刘善鑫
期刊:
中国酿造 ,2017年36(8):104-108 ISSN:0254-5071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刘善鑫; 王家琛; 刘素纯]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燕麦;提取;发酵条件;多酚含量
摘要:
以燕麦为原料,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发酵燕麦,探讨燕麦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发酵条件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提取工艺条件为燕麦料液比1∶16(g∶mL),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60 min。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多酚含量可达1.48 mg/g。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的发酵条件为燕麦料液比1∶1.0(g∶mL),接种量2%,28℃发酵4 d。在此最佳发酵条件及提取工艺条件下,多酚含量最高可达2.28 mg/g。经发酵后的燕麦多酚含量明显升高。
语种:
中文
展开
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的发育毒性
作者:
闫雪莹;杨淋清;吴德生;刘素纯;袁建辉;...
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7年31(7):736-741 ISSN:1000-3002
通讯作者:
Liu, S.-C.
作者机构:
[闫雪莹; 刘素纯]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袁建辉; 吴德生; 刘建军; 杨淋清] Shenz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zhen, 518055, China
通讯机构:
[Liu, S.-C.] C;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关键词:
三氯异氰尿酸;胚胎发育;视网膜;斑马鱼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的发育毒性。方法选择受精后2 h的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①将胚胎置于含有TCCA 50,100,150,200,250和300 mg·L~(-1)的培养液中暴露48 h,检测半数致死浓度(LC_(50))。②将胚胎置于含有TCCA 0,10.4,20.8和41.7 mg·L~(-1)的培养液中暴露96 h,分别于暴露后48,72和96 h检测胚胎死亡率、畸形率和心率,采用羟胺法于暴露后2,4和6 h检测胚胎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HE染色观察暴露后7 d幼鱼头部组织病理结构。结果TCCA暴露48 h,斑马鱼胚胎LC_(50)为166.9 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露后96 h,TCCA 41.7 mg·L~(-1)组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TCCA各剂量组心率显著下降(P<0.05);暴露后72 h,TCCA 41.7 mg·L~(-1)组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20.8和41.7 mg·L~(-1)组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暴露后48 h,TCCA 41.7 mg·L~(-1)组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TCCA暴露4和6 h,20.8和41.7 mg·L~(-1)组SOD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TCCA暴露7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斑马鱼幼鱼均出现脑和眼部间隙变大及眼部视网膜分层不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TCCA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能引起胚胎发育早期SOD活性下降,造成幼鱼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互动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
王家琛;蒋立文;周红丽;刘素纯;周辉
期刊:
农产品加工 ,2017年(6):80-82 ISSN:1671-9646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王家琛; 周辉; 刘素纯; 周红丽; 蒋立文]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互动型;教学改革
摘要: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系统接受食品安全系统教学的关键环节,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大背景,考虑到课程内容及特色,在认真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和因素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取得一些成果,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旨在为新形势下培养食品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合理改革目前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给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宫颈癌细胞株HeLa与正常宫颈细胞株Ect1/E6E7的微小RNA表达谱的差异
作者:
邓晰月;洪文旭;吴运妙;段永恒;段山;...
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2016年(01):149-152 ISSN:1001-4411
作者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 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医学实验室;3.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HeLa细胞;Ect1/E6E7细胞;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株HeLa与正常宫颈细胞株Ect1/E6E7中微小RNA(miRNA)分子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选取HeLa细胞和Ect1/E6E7细胞各3个样本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miRNA芯片筛选两者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样品间表达变化标准以上/下调4倍作为阈值范围,并运用miRWalk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可能调控的靶基因,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在HeLa细胞中,上调超过4倍差异表达miRNA分子7个,下调超过4倍差异表达miRNA分子16个(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sa-miR-126-3p的靶基因在肿瘤通路、凋亡通路以及Wnt信号通路上出现聚集;而hsa-miR-25-5p的靶基因肿瘤通路和钙离子信号通路出现聚集;且hsa-miR-205-5p靶基因在TGF-β信号通路和EGFR信号通路出现聚集。结论宫颈癌细胞HeLa与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之间存在差异表达miRNA分子,他们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语种:
中文
展开